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武威  >  武威新闻

“交流与融合:隋唐河西文化与丝路文明”学术研讨会学术调研考察侧记

 2019/09/10/ 20:19 来源:武威日报 记者李萍

遥想隋唐气象 感触丝路文明

——“交流与融合:隋唐河西文化与丝路文明”学术研讨会学术调研考察侧记

  本报记者李萍

  武威,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雷台汉墓到“陇右学宫之冠”武威文庙,从“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到西藏纳入中央行政管辖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从鸠摩罗什寺到武威市博物馆,无不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散发出熠熠生辉的无穷魅力。

  遥想隋唐气象,感触丝路文明。9月8日,参加“交流与融合:隋唐河西文化与丝路文明”学术研讨的专家学者走进我市历史文化景区,探寻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秋雨绵绵中感受丝路文明的厚重沧桑。细雨带路,专家们流连忘返在历史文化名城,仿佛听到了驼铃阵阵、羌笛悠扬,丝绸之路跨越无垠戈壁,把中西文化、丝路文明推上交流融合大舞台的古代凉州。

  天梯山石窟依山傍水,秋色宜人。石窟中,慈眉善目的释迦牟尼佛含笑而坐,右手指向磨脐山,雍容典雅,庄严肃穆。薄云缠绕其身,脚下碧波荡漾,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细观或石雕或泥塑的造像,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敦煌学暨历史地理学者李并成不由赞叹:“石窟规模宏伟壮观,造像惟妙惟肖、千姿百态,可与敦煌莫高窟相媲美。”

  李并成曾多次到天梯山石窟考察,详知其历史。他向众人介绍,天梯山石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其艺术风格成为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窟的源头。“说武威天梯山石窟是我国佛教石窟造像史上的‘石窟鼻祖’‘凉州模式’毫不夸张!”李并成说。

  古天竺佛教文化,越过高耸入云的葱岭,沿着昆仑山南麓传播,进入河西走廊,在凉州首先得到文化与生态的“加速度”,佛教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开始得以饱满,佛教中国化的方向正式得以确立,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高支点和大码头,影响并促进了佛教中国化的步伐。

  白塔寺,西藏纳入中央行政管辖的历史见证地,河西走廊重要的藏传佛教寺院遗迹。寺内一百座藏式佛塔气势雄伟,呈扇形分布,高低错落,造型各异。远远望去,苍松翠柏间,整个塔林巍巍壮观。踏雨入寺,一座高达35米、仿元代藏传佛教噶当觉顿式大塔居中矗立。置身塔林,身心超脱、神清气爽,在白塔簇拥中,大家虔心感悟佛教文化蕴藏的人生哲理。

  武威市是文物大市。武威市博物馆新馆馆藏各类文物46111件,藏品总量仅次于甘肃省博物馆和甘肃简牍博物馆。走进博物馆,品读祖先创造的辉煌和文明,聆听祖先穿越千年的诉说,专家们为展馆内精美绝伦的展品所深深折服,被那些凝固在古老文明中的智慧深深感动。副馆长梁继红是此次学术研讨会邀请的本地专家,她最想让专家们到新建的博物馆走走看看,了解我市丰富多彩的馆藏文物。她带领大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以“河西都会·天马故乡”为主题的《武威历史文物展览》陈列和齐家文化玉器、汉代木雕、隋唐墓志铭、西夏文泥活字佛经、元青花瓷等文物。“很多文物都是第一次见。藏品丰富,特色突出,尤以汉唐丝绸之路文物、西夏文物、历代佛教文物和少数民族文物最具特色。这里是彰显武威历史文化名城深厚文化和文化遗产资源的一张亮丽新名片。”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黄楼说。

  雷台汉墓是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郭沫若曾泼墨挥毫写下“四海盛赞铜奔马,人人争说金缕衣”的豪迈诗句。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单继刚近年来致力于“铜奔马”的身份与位置研究,在铜车马仪仗俑队列前,他自告奋勇当起了向导:“纵观铜车马仪仗俑队伍,‘铜奔马’显得特别另类,不能融入到‘准备出行’的场景之中。除‘铜奔马’外,其它的马均处于静止状态。以该马现在的位置看,它马上就要撞上前面的马。”

  解说中,单继刚绘声绘色向大家描绘出一幅形象逼真的车马出行队伍画面:一支队伍整装待发,仪仗队已就位,眼看队长就要发出前进的指令,突然,主骑发现,一匹从骑不在队伍中,它昂首嘶鸣,呼唤同伴,其它马也跟着嘶鸣起来。与这匹马关系最好的另外几匹从骑,扭动脖子,更为大声地呼唤,同时焦躁不安地刨蹄……这匹迟到的从骑非常着急,一边嘶鸣着回应,我来了,我来了,一边跨着大步迅速跑向自己的位置,一不小心踩上了一只过路或看热闹的鸟儿……

  秋雨蒙蒙中的武威文庙越发庄严肃穆,古柏翠绿葱茏。细雨敲打着廊檐翘壁,为古老沉寂的庙宇增添了生气。专家们被眼前规模宏大、气势雄壮、造型雄伟的宫阙式建筑群所震撼。看着金铜彩画、斗拱交错、雕梁画柱的大殿纷纷赞叹:“建筑群壮伟宏耀,号称‘陇右学宫之冠’,名副其实。”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