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 数字化赋能“羊码头” 肉羊产业奏响富民曲
武威日报记者王丽 陈志鑫
金秋九月,秋高气爽,走进古浪县金滩羊产业园,羊儿们毛色顺亮,正悠闲地吃着草料。养殖户杨菊花麻利地打扫圈舍、拌料喂羊,脸上满是笑意道:“以前在黄羊川种地靠天吃饭,收入微薄。如今搬来产业园,在政府的扶持下养了1200只羊,收入可观,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这样的幸福场景,在古浪县并非个例。近年来,该县依托传统养殖优势,以“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为抓手,从龙头引进、品种改良到链条延伸、品牌打造精准施策,推动羊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县羊存栏360万只、出栏530万只,连续5年位居全省首位,羊产业产值达108亿元,同比增长35%,还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真正实现“兴产业、活经济、富百姓”。
这样的蓬勃态势,离不开科学规划与配套支持。“我们按照‘小集群、大规模、园区化’思路,以统一规划、配套、服务的模式,引导群众自筹资金建园,并完善水、电、路基础配套。”黄花滩镇党委副书记胡有帅说,“目前产业园已有150户养殖户,羊存栏13.1万只。未来还将持续强化服务,落实惠农政策,帮群众解决养殖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产业活力。”
产业发展,服务先行。在八步沙羊产业链服务中心,数字化服务平台大屏幕格外显眼,当日羊价趋势、交易量、交易排名等数据实时跳动。“中心2023年运营至今,整合了检验检疫、疫苗发放、信息发布、贷款支持等服务,肉羊日最高交易量达1.5万只,供销网络覆盖全国。”该服务中心经理吕宗霞介绍,标准化检疫与数据智能核验结合,让交易更透明规范,为西部“羊码头”建设注入数字化动力。
记者还了解到,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鉴定报告显示,古浪羊肉多项指标优于国标。今年,古浪县还在黄花滩、横梁等乡镇开展“无抗”养殖试点,首批1万只羊采用新模式,为产业高端化发展开辟新赛道。线下,森茂、国茂等交易市场稳定供应新疆、兰州、西宁、广州等地,全县肉羊日均交易量1.5万只、年交易额80亿元,成为全省重要的羊产品集散与价格形成中心。
从杨菊花的“日子有奔头”到万千养殖户的“腰包鼓起来”,从古浪羊产业园的精细化养殖到八步沙服务中心的数字化交易,古浪羊产业正以完整链条串联起“养得好、卖得好、收益高”的闭环,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柱,书写着产业富民的精彩答卷。
免责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非每日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
相关新闻
- 2025年09月18日【结对帮扶 爱心甘肃】古浪县 结对关爱暖民心
- 2025年08月20日古浪:家门口“绿色工厂”拓宽就业增收路
- 2025年06月19日古浪县新堡乡:从“安居”到“兴业”
- 2025年06月05日古浪:适老化改造托起晚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