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武威  >  县区聚焦

“我为武威作贡献”来武挂职干部系列报道(二)做人民满意的“答卷人”——记天祝县委常委、副县长张瑜

 2022/05/17/ 18:09 来源:武威日报 潘洋 尚禾

“我为武威作贡献”来武挂职干部系列报道(二)

做人民满意的“答卷人”

——记天祝县委常委、副县长张瑜

  潘洋 尚禾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党员干部如何做好答卷人?2021年8月,交通银行党委组织部培训管理处副处长张瑜到天祝县挂职任县委常委、副县长,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融入基层不做“过往客”

  张瑜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放弃上海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克服西部高海拔缺氧导致身体不适的困难,不远万里来到天祝县任职,在天祝这片热土上挥洒自己的青春。

  重任在肩,“吼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张瑜坚持不做旁观者,不当局外人,拿出了“拼命三郎”的劲头,一心扑在工作上。他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深入各乡镇、部门调研了解天祝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主动向天祝县政府班子成员和身边的同志请教学习,及时向交行各级领导汇报对接,最大限度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吃透了天祝县情,和干部群众打成了一片。

  “工作有路子,对人没架子。”在天祝县的乡村,不管是群众还是基层干部,大家对张瑜的工作作风赞不绝口。

  砥砺实干不做“务虚功”

  张瑜长期在经济发达的上海工作,熟悉经济社会运行规律,在他的精心谋划和大力推进下,交行对口帮扶天祝县的各项工作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好,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充分肯定。

  产业培育效益突出。张瑜始终心系群众,把帮扶天祝县抓好产业培育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争取资金,精心谋划实施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项目,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2021年,交通银行投入帮扶资金1250万元,实施了朵什镇食用菌菌棒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和天祝县秀珍菇扶贫产业园秀珍菇专产温室建设2个项目,项目的实施年可实现产值110万元,带动50户农牧民群众就业。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张瑜借助交通银行集团化优势,充分发挥自身协调沟通作用,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培育等,在全国范围内为天祝县招大商、引强商,助力天祝县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引入甘肃富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600万元建设白草莓规模化基地种植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由公司负责生产指导、技术培训、保护价收购等,降低农户经营销售风险,使群众获得稳定的收入;与山东省分行推荐的3家企业签订农产品采购协议,助推天祝县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效益化发展;与青岛分行推荐的2家企业洽谈万头生猪养殖项目,现已达成合作意向;与天津市分行推荐的1家企业签订《高原夏菜采购意向协议书》,为高原夏菜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发展、公司化运作奠定基础,有力推动了全县产业结构调整。

  教育帮扶成效显著。扶贫先扶智,张瑜协调交行相关分行联系11家企业捐赠资金155万元,用于教育发展,加强义务教育,筑牢教育帮扶基础;举办交通银行第一期定点帮扶县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训班1期、定点帮扶地区乡村振兴线上培训班1期,共培训862人,为天祝县干部群众学习各类知识文化、技能技术和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平台。

  消费帮扶增值收益。张瑜充分利用东部地区“会展经济”窗口平台,结合春节、中秋等节日消费旺季,集中推介、展示、销售农特产品,协调各结对分行购买和帮助销售,共完成消费帮扶1607.92万元。其中,交通银行直接购买金额392.39万元、帮助销售1160.62万元、个人帮助销售54.91万元,全面提升了“天祝原生”为主的“甘味”品牌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把增值收益更多留在了天祝。

  敢为人先不做“守旧人”

  张瑜作为交通银行帮扶天祝县的具体负责人,他既是帮扶天祝的负责人、引路人和贴心人,也是天祝农牧户致富增收的帮扶人。

  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所学理论特长,张瑜多次与天祝县各乡镇部门、涉农企业、合作社对接,敢为人先,提出了许多因乡施策、因村施策、因人施策的好举措,为天祝乡村振兴、扩大劳务、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好的工作思路。特别是他了解到天祝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上存在融资难问题后,利用自己所学专长,积极汇报交通银行推出了“菌菇贷”产品,为天祝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目前,已摸排菌菇种植户100户,授信21户343万元,用信21户32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种植户、合作社带动周边低收入人群就业创收、勤劳致富。

  “帮扶工作没有什么捷径,唯有把中央的政策、省里的部署、本地的工作落到实处,真刀真枪地把每项工作任务抓实抓细抓到底,才能向党和群众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张瑜这样描述自己的挂职心得。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