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上潮头满目新
——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记者张志华
在今年全省三季度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评价中,我市有14项指标并列全省第1位,7项指标位次较上半年不同程度前移,获得“全省高质量发展进步奖”。
毋庸置疑,这是市委四届四次全会以来,我市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取得的必然结果。
我市最大的市情,是干旱缺水、沙多林少、生态脆弱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发展进程中必须更加注重算生态环境账和投入产出账,发展绝不能再寅吃卯粮、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市委四届四次全会在认真总结前一个阶段武威发展的经验,全面分析发展面临的优势和机遇、存在的问题和短板的基础上,切实找准了一条符合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契合武威实际、顺应群众期盼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切实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近五年来特别是市委四届四次全会以来,全市上下准确把握“三新一高”要求和市委既定总体发展思路,突出抓好脱贫攻坚和生态环保两大基础性底线性任务,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突破口,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围绕提升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加强做实生态环保产业、着力发展通道物流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全力打造武威经济升级版,努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当前,全市经济已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加速形成,区域经济的“四梁八柱”初步构建,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绿色发展谱写新篇章
在武威,任何对水资源过度消耗和超过环境容量的产业都是盲目的,也是极不符合实际的。我市原先规划的民勤红砂岗加氢暨电石精细化工产业园,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2017年4月,经专家科学评估论证,市上果断叫停了民勤红砂岗工业集聚区规划总投资230亿元的高硫煤制氢循环利用示范项目,充分体现了我市坚持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崛起的坚定决心。
当然,我们这样做并不是不要发展或放慢发展,而是要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全市上下必须坚决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从粗放发展方式中摆脱出来,不断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以实施重大带动性项目为主抓手,加快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着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为此,市委四届四次全会紧扣我市立地条件和资源禀赋,认真汲取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的深刻教训,从端正发展理念入手,确定了“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的发展思路。坚持“三个更要注重”“三个有利于”“三个统筹”的工作原则,即既要注重当前、更要注重长远,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既要注重经济发展、更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改革和发展的一切工作都要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增加城乡群众收入,有利于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更好地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在近五年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实践中,全市上下凝心聚力,转变思维方式,改进工作方法,狠抓工作落实,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研究制定《武威市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实施方案》,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构筑生态产业体系新支柱,全力促进发展动能有序接替转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全市生产总值由2016年的423.35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526.41亿元,跃居全省第5位,预计2021年达到58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56万元,跃居全省第6位;农业增加值达到164.59亿元,稳居全省第1位;生态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9.3%,居全省第2位;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91家,居全省第3位;三产增加值达到279.59亿元,居全省第5位。伊利乳业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落户我市,“1+6+N”奶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新动能新动力逐步显现,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势头。
项目建设点燃新引擎
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加快实施重大带动性项目为主抓手,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我市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项目建设高质量支撑经济发展高质量。市委、市政府每年确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市级领导包抓责任制,强化协调服务、现场督导和驻点盯办,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近五年来,全市实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1151项,完成投资712亿元。兰张三四线铁路中川机场至武威段正线工程完成80%,控制性工程乌鞘岭隧道即将贯通。全市高等级公路总里程达到1792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8336公里,路网密度达到40.9公里/百平方公里,北仙高速公路武威至民勤段正式通车,实现县县通高速。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凉州城区第二水源地等水利工程全面建成。黄花滩移民区4504万立方米黄河取水指标获批,建成1500万立方米调蓄水池,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移民区发展的严重缺水问题。河西走廊750千伏第三回线工程武威段建成投运,风、光电装机规模分别达到1450兆瓦、1680兆瓦。智慧武威·城市大脑建成运营,5G网络实现城区和重点景区全覆盖。基础设施全面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支持项目建设过程中,我市牢固树立“企业创造财富、政府创造环境”的理念,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通企业投资和群众办事的“痛点”“堵点”,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开发运行“天马行市民云”便民运用,99.96%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大力推行“不来即享”“容缺受理”“项目代办”等服务机制,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领跑全省,实现全程网上审批。在文化旅游、食用菌、奶业、生猪、粮改饲和秸秆综合利用等产业发展方面,制定了专项扶持政策,每年集中兑现,奖励重大项目。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实施“三项革命”“三项行动”和“三整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大力推进城乡拆违拆临,着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拥有了更多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现代农业发展提质效
初冬的武威大地处处生机盎然,乡间村落蔬菜大棚、养殖暖棚整齐排列、蔚为壮观,棚内农民群众俯身忙碌、满脸喜悦。这是我市强力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繁荣农村经济的一个缩影。
我市是传统农业大市,农业基础良好,但农业经济体系的突出短板是产业体系问题,产业总体水平不高,低端产业仍占较大比重。近五年来,我市坚持不懈打基础、利长远,依托独特的农业资源优势,充分调研、科学布局,着力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产业带”,重点发展牛羊猪禽果菜菌草“8+N”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推动“三品一标”建设,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着力走好园区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路子,努力建设西北丝路寒旱农业发展示范基地、百亿级河西走廊黄金奶源基地和甘肃乳都,全面促进现代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市农业增加值由105.78亿元增加到164.59亿元,稳居全省第1位。牛、羊、猪、禽饲养量分别达到96万头、1198万只、204万头、1321万只,猪、羊、鸡存栏和肉类、设施蔬菜、食用菌、藜麦产量均居全省第1位,牛存栏量居全省第2位。
着力打造一批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园,天祝县藜麦产业、食用菌产业,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万亩寒旱农业,民勤县蜜瓜等沙区农业、拱棚蔬菜扶贫产业,凉州区海升水果胡萝卜种植基地、黄羊镇塔丰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羊产业、牛产业、鸡产业等一大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快速发展。凉州区、民勤县分别被命名为国家、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天祝县被誉名为“中国高原藜麦之都”“中国高原食用菌之乡”“中国高原夏菜之乡”“中国高原走马之乡”,民勤县被誉名为“中华苏武沙羊美食之乡”“中国蜜瓜之乡”“中国茴香之乡”“中国人参果之乡”。今年,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又授予武威市“中国食用菌之乡”誉名标牌。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供给基地3个。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339个,天祝白牦牛、酿酒葡萄、民勤蜜瓜等5种农产品入选“甘味”知名区域公用品牌。同时,为不断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持续提升当地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我市着力引进实施伊利乳业、优然牧业、牧原生猪、德青源金鸡、众兴菌业、海升水果胡萝卜、嘉禾佳酱菜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为我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至目前,全市引进培育龙头企业187家,发展专业合作社6677家、家庭农场5683家。
与此同时,我市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和高标准农田,坚持以水定规模、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把水价改革和水管体制改革作为关键和突破口,倒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着力提高单方水用水效益,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工业打造新标杆
近五年来,我市生态工业强基补链、异军突起,武威伊利绿色生产及智能制造示范应用项目一期,天祝、古浪、凉州金鸡产业园项目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武威泰昆饲料、金世泰包装、伊牧兰肉类加工等一批产业链项目建成投产,达利食品、青岛啤酒、红太阳面业、众兴菌业等重点企业增线扩能,有力促进了工业经济效益“绿色增长”。
与此同时,我市紧紧围绕农业着力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加强工业运行调度服务,主动做好帮扶工作,强化要素保障,抓好企业复产增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规下转规上等重点工作,推动奶产业、食品加工、新能源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带动形成奶牛养殖、饲草种植、饲料加工、生物医药、包装印刷、物流物联“1+6+N”奶产业集群。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落实“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充分发挥企业产能和效益,努力提高工业运行效益。促进非公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抢抓“双碳”战略机遇,编制完成风光电三年开发方案,积极谋划储备新能源产业项目,新开工22个新能源及配套产业项目,新能源产业实现新突破。战略性新兴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91家,居全省第3位。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重离子治疗肿瘤系统在我市投入临床治疗。
我市积极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围绕低碳节能、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谋划实施海藏湖生态治理工程、杨家坝河及海藏河水系生态综合治理、凉州区大宗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民勤县第二热源厂、古浪县污水处理厂、凉州城区第二水源地、凉州区静脉产业园垃圾焚烧发电和厨余垃圾处理等一批重点项目,做大做实生态环保产业,筑牢绿色发展根基。
我市还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加快建设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形成了“一中心两口岸”的基本格局。武威铁路国际集装箱场站即将建成,一批木材加工项目落户陆港,常态化运行中欧班列“天马号”,与格鲁吉亚互设海外仓及出口产品分拨中心,切实提升进出口贸易实体化运营水平,加快推动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化旅游树立新形象
我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更是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富集区,全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个,馆藏文物5万多件、居全省市州之首。如何利用好这些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让珍贵文物遗产“活起来”“动起来”,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带来红利?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已是众望所归、势在必行。
市委四届四次全会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文化旅游产业精准定位,把文旅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引擎和龙头,着力把文旅产业培育成全市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努力建设文化旅游名市。高起点编制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制定出台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办法,不断完善旅游各要素支撑,延长旅游产业链条,着力提升武威文化旅游竞争力和影响力,持续培育以文化旅游产业为重点的发展新动能,文化旅游产业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近五年来,全市实施文旅项目151项,完成投资107亿元。当前,全省最大的文旅PPP项目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94幢单体建筑全部封顶、即将建成,武威历史文化街区、天梯山生态文化旅游区、苏武沙漠大景区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加快建设,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古浪战役纪念馆二期、古浪县八步沙“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五凉文化博物馆、李铭汉故居及翰林园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建成投运,建成4A级景区7家、3A级景区13家,切实培育壮大了我市文化旅游拳头产品,极大地提升了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市体育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影剧院建成运营,成功举办四届凉州文化论坛,常态化举办凉州讲坛,形成了一批历史文化研究和文艺创作方面的重要成果,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步伐持续加快,“天马行空·自在武威”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武威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我市被评为“最美中国·优质旅游目的地城市”“首批全国文化旅游胜地”,也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市州。
同时,我市还着力推进“全域旅游”战略构想、全面打造乡村旅游新样板。建成凉州区高坝镇蜻蜓村,民勤县西渠镇号顺村、红旗村,古浪县西靖镇金水源丝路民俗驿站、天祝县天堂镇天堂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市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靓丽名片,凉州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顺利推进,天堂镇天堂村入选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11月17日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在武威市持续引发热烈反响
- 2021年11月17日武威市政府就《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协意见建议
- 2021年11月16日【图片新闻】志愿者给办事群众发放宣传单
- 2021年11月16日汲取奋进力量 书写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