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武威  >  凉州区

播撒美丽音符——记凉州区南关小学音乐教师刘希海

 2021/06/25/ 18:38 来源:武威日报 记者赵小燕

播撒美丽音符

——记凉州区南关小学音乐教师刘希海

  武威日报记者赵小燕

  2010年9月,获“武酒杯”凉州区教师三项技能大赛第一名;2014年、2016年,分别获甘肃省文联、甘肃省音协颁发的钢琴“优秀辅导教师奖”;2015年7月,在第五届全国“母亲水窖”大型公益盛典演出中,所指导的节目赴北京央视录播大厅录制;2019年4月,获共青团甘肃省委颁发的钢琴教学“优秀指导教师奖”;2020年10月,所排练的合唱作为我市唯一被选拔的节目参加甘肃省教育厅主办的“甘肃省第二届学生合唱艺术节”敦煌展演;2021年4月,在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学会和人民音乐出版社《钢琴艺术》杂志主办的“2020中国钢琴好教师”评选活动中,获“中国钢琴好教师”荣誉称号——

刘希海为同学们讲授乐理知识。

  这是凉州区南关小学音乐老师刘希海这些年收获的部分荣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起音乐,尤其是钢琴,刘希海的眼里就会闪烁着光芒。小时候,因为家庭条件所限,刘希海并没有机会接触到乐器。但对音乐的爱,似乎是渗透到他骨子里的。读初中一年级时,有一次被一阵琴声吸引,他循着琴声全校“搜寻”,终于在一间初中二年级的教室里看到了一架旧的发黄的脚踏风琴,风琴声悦耳清脆,优美动听,刘希海为之深深地陶醉,从此便在心底种下了音乐的种子。

刘希海为学生排练合唱。

  1989年,刘希海如愿考入了张掖师专,并进入音乐选修班学习。这对当时的“乐器小白”刘希海来说,是难得的机遇,更是久逢甘露的欣喜。他如饥似渴地投入到了学习中,晚上背起手风琴在路灯下挑灯夜练成了他的日常。那时,学校琴房不是很多,他就利用午休和周末的一切闲暇时间练琴,这一坚持就是3年。

  1992年,刘希海毕业后被分配到武威南铁一小担任音乐老师。有了稳定的工作,但刘希海并没有安于现状。在长期的音乐教学中,他越发觉得自己的音乐知识还不够丰富,尤其是自己的音乐素养和作为音乐教师的基本功还很欠缺,为了完善自己,他做出了一个让大多数人不可理解的决定——努力学习,争取外出求学深造。

  2000年8月,他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考入西北师范大学音乐系脱产学习。离家弃岗,外出深造,刘希海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在钢琴技艺的学习上更是每天练琴五六个小时至深夜而不归,被同学们戏称为“铁人”。勤学苦练钢琴学习之路,使他在入学的第一年便完成了其他学生两年的课程。

  学到知耻处,方知艺不精。越是对钢琴痴恋,刘希海越感到自己学习的路还很漫长。于是在2002年秋天,他又做出了一个决定——继续学习,并在那一年顺利考取沈阳音乐学院音乐教育钢琴专业脱产学习。“我一直觉得要实现专业的成长,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不间断地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坚持学术研究。”刘希海如是说。

  不断学习,是刘希海音乐之路上的主题词。中小学音乐教育该如何让学生真正喜欢音乐,又该如何让学生通过音乐表现来塑造美、演绎美?为了解答心中的问号,他于2017年在南关小学组建了合唱团,努力把音乐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纯粹清澈的心中,通过“音乐审美的教育”,唤醒孩子们的视觉、触觉、听觉,捕捉、理解音乐的美。他的汗水得到了回报,2018年8月,他排练的合唱《采蘑菇的小姑娘》《我们是南关的花朵》获省级一等奖,他本人获甘肃省教育厅“全省小学生校歌大汇唱”优秀指挥奖;2019年10月,由他排练的少儿合唱《爱是我的眼睛》《家乡》在武威市第三届中小学生文艺展演中获区级、市级第一名。

  “我喜欢音乐,我爱钢琴。”刘希海说。学习钢琴其实是在掌握一项复杂的技能技巧,在培养孩子对钢琴学习兴趣为主的前提下,教师只有用正确的循序渐进的方法对孩子们教育引导,才能让学生学习钢琴变得积极而快乐。学钢琴非常枯燥,但是,只要方法得当、因材施教,孩子们一样会爱上钢琴。刘希海说,他希望孩子们都能与艺术结缘,在脚踏实地、努力学习的同时,拥有踏歌而行的自信与从容。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