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武威  >  武威市

武威市多措并举保耕地 发挥效益兴产业

 2021/05/26/ 19:38 来源:新甘肃 记者 伏润之

  新甘肃客户端武威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伏润之)武威市全面落实国家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战略部署,以保护耕地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持续深化国土资源改革创新,积极构建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为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古浪县定宁镇长流村高标准农田,因地制宜发展以高原夏菜为主的高水效作物7000亩,打造定宁镇独具特色的有机蔬菜种植示范基地。

  武威市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十三五”以来,全市建设项目占用的1.58万亩耕地,全部按照“占一补一、占优补优”要求,落实了占补平衡任务,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同时,将土地综合整治与特色主导产业培育、耕地保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深度融合,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实行“多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整合机制,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有效整合,统筹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2018年以来,累计落实项目资金9.73亿元,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19.55万亩,解决了生态移民易地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用地需求。

  在此基础上,健全完善土地资源利益联结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探索贫困地区“潜在资源”向“优势资本”转化新路径。在古浪县争取结余指标3756.21亩,落实调剂资金8.91亿元,从调剂资金中统筹资金实施耕地保护和提升项目,使调剂资金成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的源头活水。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古浪县横梁乡依托龙头企业流转土地3.1万亩,用于种植饲用玉米,年可向生态奶产业园提供优质饲草6万吨以上,可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既解决了规模养殖企业及周边农户养殖饲草供应问题,也实现了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还促进了流转耕地的地力提升。据统计,武威市目前已复耕撂荒地5.03万亩,流转农村家庭承包耕地91.7万亩,大量“沉睡”的土地资源变成了农民发家致富的“活资产”。

  据了解,武威市通过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工作的有力推进,凸显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环境保护“四重效益”。一是耕地质量提升后,土地产出效益明显提高,各类主体的耕种积极性明显提高,耕地抛荒现象显著减少。二是规模种植、养殖企业带动群众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三是重点奶源企业流转土地建成饲草基地后,每头牛的养殖成本可降低约400元,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同时,畜禽粪污经堆肥还田利用后,每亩耕地可降低地力提升费用约400元。四是通过沼气发电、有机肥还田等模式,实现了绿色有机化生产,规模养殖的环保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平均每户奶源企业年可减少环保投入约50万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