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武威  >  武威市

真抓实干拔穷根 真帮实扶摘穷帽——“担使命聚同心促巨变”武威市直部门落实脱贫攻坚产业帮扶工作组工作综述

 2021/03/08/ 18:18 来源:武威日报 记者尚禾 王华贤

真抓实干拔穷根 真帮实扶摘穷帽

——“担使命聚同心促巨变”市直部门落实脱贫攻坚产业帮扶工作组工作综述

  武威日报记者尚禾 王华贤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2015年以来,我市组建了346个驻村帮扶工作队,累计选派驻村帮扶干部3422人,先后奔赴32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7个非建档立卡深度贫困村和9个移民新村,精准帮扶、精准发力,挺立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最前沿。他们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下足“绣花”功夫,因村因户施策,千方百计解民忧、纾民困,带领贫困地区群众蹄疾步稳地脱贫致富奔小康。

  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最主要的帮扶资源是驻村帮扶干部。驻村帮扶干部选得强不强,既关系到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能否打赢,也关系到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

  基于此,我市完善落实领导联县包乡抓村等制度,要求各帮扶单位把最能打仗的精兵强将选出来,派到一线打攻坚战,并先后制定出台了《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责任清单》《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办法》和《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成效考核评价办法》,层层压实帮扶责任,明确帮扶工作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推动帮扶工作任务落实落细。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统筹谋划推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抓点示范,带头联系贫困程度最深的县、帮扶最贫困的乡村,扛起最艰巨的帮扶责任。市委市政府2名主要领导分别联系古浪县和天祝县,22名市级领导分别包抓有深度贫困村的27个贫困乡镇,34名市级领导、146名县级领导分别包抓全市32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7个非建档立卡深度贫困村和9个移民新村,实现了市、县区领导包乡抓村帮扶全覆盖。

  精准选人、精准帮扶,是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有效举措。我市成立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加强对驻村帮扶工作的统筹调度,完善落实领导联县包乡抓村制度,适当调整帮扶力量向贫困程度深、帮扶任务重的古浪、天祝两县及115个深度贫困村和有深度贫困村的27个乡镇倾斜,统筹调配帮扶单位,均衡配置帮扶干部,切实解决“一帮多”问题。各乡镇确定1名党委领导担任乡镇驻村帮扶工作队总队长,指导督促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逐村逐户逐人逐项落实帮扶措施,确保“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落地见效。各帮扶责任人常态化开展进村入户和政策宣传,调整完善落实“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配合乡村干部进村入户全覆盖精准摸排因灾情疫情致贫返贫风险,研判分析收入变化情况,积极主动参与防汛救灾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驻村帮扶干部下得去,只是第一步。为了确保驻村帮扶干部蹲得住、融得进,我市坚持从严管理,从干部驻村一开始就坚持利剑高悬,把纪律摆在前面。其中,严格落实驻村帮扶工作队学习、考勤、公示、例会、报告等制度,对新选派的驻村帮扶干部进行集中培训,紧盯“驻村不住村”“挂名不出力”等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对履行职责不力的,给予批评教育;对弄虚作假、失职失责,或者有其他情形、造成恶劣影响的,进行严肃处理。

  为进一步形成推进脱贫攻坚的强大驱动力量,我市对成绩突出、群众认可的驻村帮扶干部,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并积极向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荐上报。2017年以来,推荐上报帮扶先进集体35个和先进个人63名。同时,严格落实驻村补助、通信补贴、乡镇工作补贴和健康体检、意外保险等保障政策,为驻村帮扶干部开展工作提供坚强后盾,驻村帮扶干部的扶贫热情日益高涨、扶贫干劲日益迸发。五年来,“蜻蜓点水”“雨过地皮湿”等形式主义在驻村帮扶工作中难觅踪迹。

  驻村帮扶干部如何才能干得好?

  为了提高驻村帮扶干部精准帮扶的能力,我市按照市级示范调训、县区重点培训、乡镇兜底轮训原则,每年制定驻村帮扶工作队培训计划和课程表,向市、县、乡、村各级干部印发《脱贫攻坚政策读本》,将精准扶贫政策理论、法律法规等纳入培训重点内容,让驻村帮扶干部吃透政策、把准政策、用好政策,从而推动驻村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据统计,仅今年以来,市县区累计开展各类培训256期,培训各级帮扶干部3.8万人次。

  工作有方向,干事才有动力。摆脱绝对贫困的标志是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得到保障,这些与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困难,是所有驻村帮扶干部首要解决的问题。

  冬日,走进民勤县东湖镇往致村,看到最多的是村民们脸上的灿烂笑容,感受最多的是对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感激之情。

  往致村是民勤绿洲最东北的一个村子,距离县城90多公里,距离镇政府13公里。2019年5月6日,程浩萱被派驻往致村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

  程浩萱到村后,仅用几周的时间,就把村里的每户人家都走访了一遍。每家有多少人、有哪些收入来源、子女在哪儿工作、经济条件如何、需要解决哪些困难,他都一一记在本子上、印在心里。

  今年5月,民勤县开始消除建档立卡贫困户视觉贫困现象。程浩萱发现特困供养户何明远家的两间住房顶棚破烂,就自己出钱购买材料,和其他工作队员一起动手,修补顶棚。路过的村民们感同身受地说:“这样的帮扶才是真帮扶,这样的工作队才是老百姓的亲人。”

  “解决村民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是工作队的责任和义务。想要村民的生活过得更好一些,还得多想办法。”程浩萱说。

  在广泛走访的基础上,程浩萱了解到,往致村地下水稀少,庄稼依靠河水浇灌,只能种植低耗水作物茴香、苜蓿等。其中,以种植茴香居多。茴香籽粒可以卖钱,秸秆用来喂羊,茴香羊肉在市场上十分抢手。结合实际,程浩萱和工作队以民勤县在东湖镇举办“茴香节”为契机,积极动员群众,茴香种植面积增加到耕地面积的70%,羊只存栏达5000多只。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古浪县黑松驿镇黑松驿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张开青深知,黑松驿村要彻底脱贫,精神扶贫绝不能少。

  张开青和驻村帮扶工作队、村“两委”研究制定了“做文明村民、建文明家庭”实施方案,拿出了文明新风(巾帼家美)积分评价方案,设置“文明新风(巾帼家美)积分超市”……

  2018年,黑松驿村评选出了13户“五星级”文明家庭。没有获奖的家庭表示会向获奖家庭学习,争取来年拿奖。与此同时,“百姓大讲堂”以“领导讲政策、专家讲技术、能人讲经验、群众讲体会”为重点,村上开会集中讲,入户进组分散讲,微信平台时时讲,持续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争五保、争低保、争贫困”的陋习被逐渐抛弃,同年14户贫困户主动提交脱贫申请。

  新担当、新作为、新风貌。五年来,驻村帮扶干部们俯下身子扎根农村,结穷亲、解民忧、帮民富。他们把脱贫攻坚责任扛在肩上,把精准扶贫工作抓在手上,迎难而上,持续使劲,使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秋日的天祝县安远镇白塔村处处一片丰收的景象。

  一大早,驻村帮扶工作队第一书记王德军就爬上杏树开始帮助村民采摘成熟的杏子。采摘完杏子,来不及擦拭额头的汗水,王德军又匆匆到村民杨虎的地里帮忙采摘大豆。

  “王书记过来的这两年,积极帮助我们白塔村调整产业结构,现在村上流转了80%的土地用来种植藜麦,成立了联谊藜麦种植专业合作社。”杨虎说,去年村上已有57户贫困户拿到了入股分红。

  白塔村驻村帮扶工作队自驻村以来,积极鼓励和帮助农户调整产业结构,抓住土地优势,大力种植藜麦、豆类等优势农作物,还鼓励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让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能够共同致富,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9年白塔村实现整村脱贫,但是我们感觉身上的担子还是很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作用,从小处着手,用情用心为群众服务,持续巩固得来不易的脱贫成果。”王德军说。

  我市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工作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的基础上,聚力巩固提升脱贫质量,通过组织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村组道路建设、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兜底保障“5+1”专项提升行动等,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2017年以来,全市各级帮扶力量帮助化解矛盾纠纷1.62万件,解决群众就医、上学等急事难事1.85万件,宣传政策10.58万场次,帮助筹措帮扶资金5.05亿元。

  件件实事、桩桩好事,一切为了群众;齐心协力、集中攻坚,绘就幸福画卷。近年来,有夙夜在公的辛劳,有砥砺前行的干劲,脚步和汗水里印刻着各驻村帮扶工作队对辖区贫困群众的无限牵挂、真情守候,也正是驻村帮扶工作有力有效的开展,让全市脱贫攻坚成果更加稳固,更可持续。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