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武威  >  武威市

文明之光润心田——武威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综述

 2020/11/26/ 18:13 来源:武威日报 记者袁洁 张婷

文明之光润心田

——我市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综述

  武威日报记者袁洁  张婷

  辉煌“十三五”,万众一心绘宏图;展望“十四五”,百舸争流千帆竞。“十三五”以来,我市传承历史文脉,大力培育现代人文精神,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载体,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不断强化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为全力打造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和谐武威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力量之源——人因文明而美,城因文明而兴。

  今年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表彰了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及新一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凉州区黄羊镇上庄村、天祝县天堂镇天堂村喜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国家税务总局武威市凉州区税务局、中国工商银行武威分行喜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古浪县张福友家庭喜获全国文明家庭称号;古浪县大靖镇明珠社区喜获全国文明社区称号;民勤县第四中学、武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喜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这是我市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文明之光一路领航,文明武威踏歌而行。如今,遍布城乡的理论宣讲、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精彩纷呈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已融入群众生活,一粒粒新时代文明实践“种子”在人们心中发芽、开花、结果,一幅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生动画卷在武威大地徐徐展开……

  上下联动 齐抓共建汇合力

  文明贵在养成,文明重在实践。

  11月11日,民勤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暨志愿服务培训学院揭牌仪式在这里举行。学院的挂牌成立,对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升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水平规范化、科学化将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对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一次重要部署,对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指导组,把试点工作融入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加快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制定印发《武威市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打造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五大平台”,用服务人民、助推发展的实际行动积极推进试点工作。

  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成为群众学习理论政策的学校、丰富文化生活的舞台、倡导移风易俗和开展志愿服务的平台,呈现出上下联动、齐抓共建的良好局面,受到广大干群广泛欢迎。各县区相继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民勤县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试点县,天祝县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试点县,凉州区和古浪县作为市级试点县区也相继启动试点工作。全市各级党组织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各地各部门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跟进到哪里;群众的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工作方针,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生动宣讲 春风化雨聚民心

  民勤县西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当地群众最爱去的地方,大家常常聚在这里谈天说地。新理念、新政策、农业技术、生活常识……群众关心的事,都在这里宣讲,开讲的既有村干部,也有普通村民。一块块展板,一张张照片,朴实无华的宣讲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寻常百姓家。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两年多来,全市不断加大政策宣讲力度,创新宣讲方式,新建、改扩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355个,打造市级基层理论宣讲示范点16个。整合利用党校、中小学校等阵地资源,打造科学理论宣教、生态文明实践等6大系列26个教育实践基地。通过整合资源、体制机制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了一支接地气、有人气、充满活力和战斗力的基层工作队伍,成为提高人民精神境界、培育乡村文明风尚不可或缺的力量。我市不断挖掘文化资源,创新志愿服务,运用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把宣讲做到群众心里。各县区立足地域文化、群众期盼,坚持问题导向,从“小切口”入手,探索总结出了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文明实践品牌和经验做法,被各类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受到一致好评。

  民勤县通过印发为民服务“连心卡”,设立群众“心愿墙”,收集群众“微心愿”,建立“民勤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开设“新思想声入人心”广播专栏,编排《四中全会精神走进民勤千万家》《城乡盛开文明花》文艺节目,设立“思政讲堂”,评选“新时代好少年”,组织开展全民歌唱伟大祖国、新时代劳动模范、“最美家庭”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和万人徒步、蜜瓜节、苏武沙羊节等活动,助推文明实践提质增效。

  天祝县统筹建立理论政策宣讲、高质量发展等九大志愿服务平台,启动运行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服务调度大厅和“天祝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小程序,将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阵地资源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建设,持续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天祝样板”。

  凉州区立足底蕴深厚的凉州文化,结合“中华诗词之乡”创建,发展地域特色文化,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实施“光明工程”“文明积分工程”“薪火工程”“幸福工程”,建设“生态文明银行”等措施,着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65N”凉州模式。开展大舞台专场展演4场次,大广场专场演出6场次,各类文明实践专场演出48场次。

  古浪县用小平台建起大阵地,小乡音讲述大道理,小手机承载大智慧,小善举传递大温暖,举办“相约古驿花海,牵手幸福人生”集体婚礼、“同升一面旗,同唱一首歌”庆国庆活动、“相约花海,共庆丰收”农民丰收节等一系列活动,让文明实践更有温度。

  志愿服务 润物无声暖民心

  “甘大爷,我们又来看您和奶奶了。”近日,民勤县大滩镇社区志愿者来到社区居民甘仁业家中,和老人拉家常,帮老人打扫房屋……一会儿功夫,家里变得窗明几净,时不时传出欢声笑语。

  “我儿子在金昌,女儿在酒泉,社区志愿者就像子女一样,教我用手机,帮我买药,有啥困难都帮我。”今年73岁的甘仁业老人说。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两年多来,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立起了群众身边的志愿者队伍,贴心服务让群众倍感温暖。市上成立志愿服务联合会,组建市级志愿服务总队1支、分队10支。组建县区级志愿服务队39支,乡(镇)村(社区)志愿服务队750多支。志愿者定期深入镇村、企业广泛开展爱国卫生、防疫抗疫、制止餐饮浪费等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活动,把理论政策、医疗健康、致富技术、文艺文化等优质资源送到群众中。一个个“红马夹”“蓝马夹”“绿马夹”就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文明实践创建中最炫的色彩。

  市委组织部积极完善“双吹哨、双报道”工作机制,明确各机关事业单位抓实抓好“一对一”联系服务社区工作,每周五下午开展的党员干部志愿者进社区服务活动,让“红马夹”走进了人们的心坎,化为群众心中那一抹永远的“中国红”。目前,全市已有15423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2023支,围绕文明实践工作内容和群众需求开展文明志愿服务活动4.8万余场(次)。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共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9330多场次,参与志愿者29.55万人(次),为全市“零疫情”战果作出了积极贡献。

  “加入志愿者队伍我很高兴,通过志愿服务,为创建文明武威作出应有贡献。”民勤县薛百镇五星村志愿者姜学荣说。平日里,姜学荣既要做好楼院巷道保洁工作,排查处理老百姓之间的矛盾纠纷,还要及时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宣讲到群众中。邻里街坊谁家有了困难、有了矛盾,他总是主动上门做好服务。

  民勤县形成了“理论宣讲一刻钟”“我当一天环卫工人”“法在身边”“守护美丽民勤”等一批接地气、有特色、影响大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项目。至目前,全县共注册志愿者3.7万人,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1500多场次,参与志愿者32.85万人(次)。天祝县推行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服务对象“评单”相贯通的工作模式,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精神和力量。

  成风化俗 时代新风遍地吹

  初冬的天祝县打柴沟镇大庄村里掌声阵阵、笑语声声,该县“时代新风”传播志愿服务队正在向农牧民群众宣讲拒绝高价彩礼、拒绝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内容的主题宣讲活动。志愿者讲得绘声绘色,群众听得入脑入心。

  “听了宣讲很受启发,今后我们要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幸福新生活。”打柴沟镇大庄村党支部书记王东辉说。

  “我这个折子里有多少积分?能兑换啥物品?”近日,天祝县打柴沟镇村民李大爷向工作人员打听自己的积分。不一会儿,工作人员就为他兑换了白糖、茶叶和一提卫生纸。天祝县打柴沟镇“道德储蓄所”工作人员罗永萍拿出一本厚厚的“档案”,里面记录着村民们去年以来做过的好人好事。“给美好留下印记,为言行设置标记,让好人好事不但不再隐姓埋名,还要变成‘真金白银’,变成正能量的传播机。”罗永萍说:“这才是办道德储蓄所的初衷。”

  “道德储蓄所”存进去的是美德,取出来的是荣誉,激活的是群众的内生动力,让好人好事有声有色,精彩闪亮,让“善”的力量产生无形的“道德红利”,激励广大群众形成崇善、向善、乐善、行善的良好社会氛围,真正让群众的精神“富”起来。

  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我市探索总结出了古浪县“文明股”、民勤县“德治理事会”等文明实践品牌和经验做法。同时,大力推进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探索“文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模式,开展了各种接地气、聚人气的文化活动,使群众在文化艺术享受中触摸历史、感受情怀、提振精神。

  我市结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聚焦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贫困群众、特殊家庭等困难群体,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难题,“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正在逐渐形成。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