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甘曜毓 高德强
金黄色的玉米地里,一身白大褂的冯宜梅戴着大红色头巾,抬头、弯腰,动作熟练、麻利,正在掰着玉米,特别的穿着打扮让她格外显眼。玉米叶片边缘非常锋利,稍不注意就会划伤,冯宜梅的手背上全是红色的划痕。见到记者,她哈哈一笑:“没事,掰了这么多年玉米,早就皮糙肉厚了。”
如果事先不了解,记者很难把冯宜梅与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市级领军人才这些闪光的身份联系在一起。
“我是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又是搞农业科研的,成果能让农民群众受益,这就是我最快乐的事。”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冯宜梅一直在农业科研、推广一线工作。自打从事玉米育种研究,她一年四季没有节假日,最热和最冷的时候,她都在玉米地里授粉、选种。尤其在大暑节气,玉米试验地里潮湿闷热,她也没有丝毫懈怠。
“刚开始做育种时,说实话我也有抵触情绪。育种工作重复性工作有些枯燥,但我下决心让自己尽快调整好状态,看看这个玉米材料、认认那个玉米材料,慢慢地就看出了门道。后来,即使不看标签也知道它们是什么品种了。”冯宜梅说,把枯燥的工作当成是不断学习的过程,这很有意义。
玉米育种工作涉及遗传、土壤、栽培等多个学科,选育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很多育种材料通过成千次的组合、鉴定、杂交,历时多年才可能成功。为了早出、多出新品种,冯宜梅每年冬季都像候鸟一样飞到海南加代育种,一个月甚至几个月在田里,白天汗流浃背,夜里被蚊虫叮咬,播种、杂交、观察、记载、选种……“多过一个夏天”,已成冯宜梅专享的“福利”。
“冯老师的试验种植图清晰明了,一百多亩的试验田拿着种植图就可以轻松找到每一个品种(组合)。汇总的试验资料性状齐全,数据详实,生育期、产量、增产幅度,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分析评判品种,都一目了然。”踏实、勤奋、能干,是周围人对她的一致评价。
越是简单的工作,越需要耐心认真对待。玉米品种的培育审定过程极为严格,最长需要十多年,往往是冯宜梅与团队培育上万个品种不断进行试验,最终淘汰至2、3个品种。“育种过程屡败屡战,跌倒爬起,这就是科研。”冯宜梅淡然地说。
任何困难都无法阻碍冯宜梅对育种事业的热爱。26年来,她主持和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完成科研项目30多项,获得省、市科技奖励十多项。育成并通过国家及甘肃、河南等省区审(认)定的玉米杂交种30多个,其中国审品种4个,代表品种有“吉祥1号”“武科2号”“武科青贮107”等。据不完全测算,仅“吉祥1号”和“武科2号”两个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2.53亿亩,增产玉米65.05亿公斤,新增纯收益112.07亿元。
除了玉米新品种选育外,冯宜梅也把为农民群众解决生产上的实际问题、促进增产增收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试验田忙碌的间隙,冯宜梅经常到田间地头,现场解答农民群众生产上遇到的难题,了解品种种植情况,传授一些田间管理的关键措施。凉州区清源镇宣庄村村民王希忠就是其中的一位受益者。“这几年,我承包了35亩地种植玉米,用的就是冯宜梅团队研发的天赐19号,新品种抗病虫害、抗倒伏、产量好、效益高。”王希忠说,种植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冯宜梅总会耐心答疑解惑,给出最专业的意见。
随着国家粮改饲政策的实施,冯宜梅带领的科研团队,以绿色优质增效为重点技术思路,正在积极开展抗旱耐瘠、高产优质、绿色青贮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工作,以期筛选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双高的适合全株青贮或粮饲兼用的玉米新品种,为我市粮改饲和草食性畜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技术支撑。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