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武威  >  古浪县

小步快跑建项目 科技引领作示范

 2020/10/22/ 18:13 来源:武威日报

小步快跑建项目 科技引领作示范

——古浪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基地、现代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生态示范项目建设见闻

  本报记者甘曜毓 高德强

  俯瞰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日光温室和养殖暖棚星罗棋布,阳光照耀下,戈壁滩好似泛起粼粼波光。

  在这里,戈壁变成了沃土,来自江南水乡的瓜果蔬菜,因为科技的“牵线搭桥”,完美适配于飞沙走石之间,助力山区移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在这里,培育引进的新品种,附加值大大提升,通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销往五湖四海。

  沙漠里长出了火龙果。南方水果怎么在西北沙漠里生长出来的?近日,记者来到古浪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基地一探究竟。

  “科技硬实力,市场软需求,‘逼’着我们培育引进新品种。” 古浪县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陈雪峰说,水肥一体化、自动控温,全自动化的现代农业模式,让越来越多新品种落户黄花滩。得益于戈壁滩独特的光热条件,新品种通过错峰销售,市场价格四季不打折。

  “我们不仅种出了火龙果,还有草莓、彩椒等高端果蔬,羊肚菌、双孢菇等食用菌,以及蝴蝶兰、君子兰等高档花卉。”陈雪峰自豪地说。标准化生产,良品率提升,品质打口碑,口碑创品牌,产出效益自然芝麻开花节节高。

  陈雪峰介绍,基地计划建设高标准示范日光温室1000座,配套建设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恒温保鲜库、培训中心及相关附属设施。并与甘肃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省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为发展戈壁现代寒旱农业提供人才支撑。

  “我们的计划是‘小步快跑’,一边扩大建设,一边引进培育高效益新品种作物。” 陈雪峰告诉记者,目前,基地已扣棚285座,定植138座,完成土地平整5157亩,日光温室基坑开工818座,完成墙体596座,预计10月底建成定植。

  农产品搭上了现代农业“快车道”,如何在全国市场行稳致远?古浪县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借船出航。2019年12月,该县引进陕西海升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海升集团),注册成立古浪越海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在黄花滩移民区富民新村建设现代智能温室工业化产业项

  目。

  普通番茄每斤1.5元,全自动无土栽培智能玻璃温室种植的番茄,每斤25元。16倍的价格差距,背后是海升集团市场和技术优势强力带动,一步到位打造种植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程度高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对种植蔬菜实行订单包销,集中打造高端蔬菜品牌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走进古浪县现代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生态示范项目建设现场,一根根白色立柱耸立在戈壁,工人、机械穿行其中,加快进度搭建框架。

  “项目占地面积300亩,新建12万平方米智能果蔬综合型玻璃温室1座,其中生产区9万平方米、优质育苗区2万平方米、功能区1万平方米,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站在项目效果图前,古浪越海农业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黄寒冰对项目今后的发展信心十足。

  信心来自哪里?源自古浪县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笃定。

  自项目落地实施以来,该县实行跟踪服务和帮办代办,提供最优惠政策、最优质服务和最优越环境,特别是通过积极协调,农发行武威市分行向古浪越海公司授信3亿元中长期产业扶贫固定资产贷款,给企业吃上了“定心丸”。

  项目于今年2月全面开工,目前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温室立柱安装及宿舍楼、办公楼主体建设,计划10月底建成投运,年可生产串收番茄2700吨、培育优质蔬菜种苗1800万株,实现产值1.32亿元,带动周边400名贫困群众实现务工就业、稳定增收。

  富民新村村民张惠菊在项目建设现场打工,按她的话说,虽然干的是工地活,但心里想的是如何学习现代农业种植。

  “过去,山区种地都是‘二牛抬杠’,哪能想到还有无土栽培这种技术,1平方米的效益可以达到1000多元。这是好技术,必须学。”一有空,张惠菊就缠着海升集团的技术员问东问西。“我自己有1座日光温室,最近从技术员那里打听了几种新品种,想过段时间试着引进来,尝尝‘高附加值’的甜头。”她无限憧憬地说。

  戈壁滩从未出现过的现代农业设施,为移民区带来了发展希望,也引领山区移民向现代农民转变。合作社、品牌、附加值,这些曾经十分陌生的词汇,渐渐成为移民熟悉的热词。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