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武威  >  凉州区

特色产业撑起农民钱袋子

 2020/09/23/ 19:45 来源:武威日报

  地处沿山冷凉灌区的凉州区谢河镇,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因地制宜扶持困难群众发展马铃薯种植、规模养殖等特色产业,切实夯实农民群众脱贫基础——

特色产业撑起农民钱袋子

  本报通讯员王恩泽

  金秋时节,在凉州区谢河镇李府寨村朝霞富民特色农产品产销合作社马铃薯种植基地上,伴随着隆隆的发动机声,一台马铃薯收割机从垄沟上驶过,一个个马铃薯从地底下翻到土层上,50多位农民跟在收割机后,采捡、分类、装箱、打包……不远处,七、八个男劳力正在将打包封口的马铃薯装车,即将运往广州等地。

  李府寨村是谢河镇的4个贫困村之一,虽然2015年全村已整体脱贫,但受灌区水资源紧缺、种植结构单一等因素制约,农民脱贫基础还需进一步牢靠,扶持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群众脱贫产业基础成为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在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李府寨村围绕产业扶贫,因地制宜发展马铃薯种植产业促农增收。

  张福民是李府寨村五组的致富能人,2018年5月他成立了凉州区朝霞富民特色农产品产销合作社,在谢河镇庙山村流转土地500多亩种植马铃薯。2019年10月,尝到马铃薯种植甜头的张福民,把种植基地建在了李府寨村,共流转该村土地200亩,带动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马铃薯150亩。为帮助困难群众提高种植效益,合作社统一为农户提供“大西洋”等马铃薯优良品种,并开展种植技术指导、管理服务和马铃薯收购运输,联系外地客商把马铃薯销往广州等地,带动周边贫困户共同致富。

  养殖业是谢河镇农民脱贫增收的又一特色产业。近年来,谢河镇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着力抓到户产业培育,帮扶农民壮大养殖产业,提升养殖效益,养殖业撑起了农民增收的钱袋子。

  李府寨村七组村民赵涛庆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因病去世后,赵涛庆要照顾2个孩子,无法外出务工增收。在村“两委”帮扶下,赵涛庆利用5万元精准扶贫贷款修建牛舍发展养殖。2019年,村里扶持贫困户持续增收,实施到户产业项目,赵涛庆买了2头母牛,还享受到了到户产业项目补助1万元。目前,赵涛庆的养殖场牛存栏达15头。靠发展养殖业,赵涛庆一家摆脱了贫困,生活一天天步入正轨,2个孩子也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儿子高中毕业参军后,赵涛庆还主动到村上退出了低保。

  2018年,谢河镇石岗村引进龙头企业顶乐公司,采取“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集体经济+农户”的“投母还犊”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农户38户,代养母牛116头,不仅创新了产业发展模式,还稳定增加了贫困户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达到了“三赢”目的。

  谢河镇紧紧围绕“牛羊猪鸡果菜薯菌药草”十大产业,按照户有增收致富产业的要求,通过扶贫奖补项目,引导贫困户发展设施农牧业。2015年至今,共扶持313户贫困户修建养殖暖棚313座,扶持267户贫困户养殖基础母羊2222只,扶持165户贫困户养殖基础母牛292头,落实149户贫困户牧原生猪带贫项目分红23.84万元、172户贫困户金鸡产业带贫项目分红41.452万元,全镇累计享受各类到户扶持政策贫困户达1468户,占全部贫困户的88%。目前,全镇牛存栏6700头、羊存栏4万只、猪存栏1.8万头、鸡存栏9万只,贫困户养殖业收入占人均收入的39.9%。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