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武威  >  天祝县

岁月如歌唱繁荣 ——天祝藏族自治县成立七十周年建设成就系列报道之四

 2020/07/21/ 19:14 来源:武威日报

  记者 梅生虎

绿水青山生态美

  天祝,一个古老而英雄的部落,一个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藏族自治县,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播洒的阳光雨露,唱着时代赞歌,在辽阔的河西大地上茁壮成长。

  70年,春风吹绿金强河畔,鲜花开遍金沙峡谷,硕果结满苍茫松山;70年,阳光普照华锐大地,甘露洒满雪域高原,真理抵达万民心中。70年前,一个崭新的人民政权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诞生,华锐各族儿女建立了自己的幸福家园,他们听到了冰雪消融的声音,他们看到了万民团结和睦的盛世景象,他们共同书写着绚丽灿烂的篇章。

大红沟梯田绕群山

  脱贫攻坚新成就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天祝县属于全国涉藏工作重点省区贫困片区县、全国“三区三州”和甘肃省“两州一县”深度贫困县。

  面对困难,天祝人民选择了向贫困宣战,23万华锐儿女怀揣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信心百倍、勠力同心,精准施策、冲刺清零,以“滚石上山、敢死拼命”的精神,打赢打好了这场战役,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份沉甸甸的答卷。

  脱贫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天祝县委、县政府把改善贫困群众生存、生产和生活基本条件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突破口,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举全县之力扎实开展精准、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

  全面推进控辍保学,高质量落实两免一补、营养改善计划和生源地贷款、送教上门等政策措施,义务教育辍学率实现零突破。

  全县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率达到100%,县医院和藏医院纳入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系统,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完成全面达标,配齐配全了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实现医疗服务有保障。

  推行公建民营医养结合、公立机构兜底保障、幸福大院就近照护三种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模式,以政策“组合拳”筑牢“残疾人社会保障网”入选首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农村住房安全鉴定实现全覆盖,鉴定不达标的农户住房全部按标准新建并搬迁入住,易地扶贫搬迁户已全部搬迁入住,入住率100%。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793”巩固提升项目,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部清零销号。高质量承办全省公安司法系统服务脱贫攻坚天祝现场会,总结出了天祝经验,走出了一条甘肃法治扶贫的“天祝样板”,基层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扶贫干部包乡驻村抓产业,真金白银扶贫济困拔穷根。全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3.38亿元,落实“两州一县”脱贫攻坚方案资金4.02亿元,整合财政涉农资金7.57亿元,累计减贫14525户56180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3.8%下降到0.07%,2019年全县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

食用菌生产工厂化

  特色产业兴起来

  脱贫攻坚,最有力的武器是产业,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有产业支撑,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拔掉穷根。

  在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进程中,天祝县把产业培育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紧盯短板、突出特色、精准扶持,形成了一批增收快、效果好、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使广大农牧民群众特别是贫困人口实现了持续增收、稳定脱贫,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何结合当地特色与优势,找到让农牧民群众摆脱贫困加快发展的路子?天祝县委、县政府给出的答案是:大力发展牛羊鸡马菜菌藜药“八大产业”。

  藜麦深情倾热血,秋风特意吐红心。近年来,天祝县立足独特的地理、自然、气候资源,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布局牛羊鸡马菜菌藜药“八大产业”,积极推行“订单+保单”模式,实施龙头企业储藏、加工、营销“三大能力”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两员一策三化”行动,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达到1055家,其中86个贫困村达到了全覆盖。

  打响“中国高原藜麦之都”金字招牌,成功誉名“中国高原食用菌之乡”“中国高原夏菜之乡”,发布“天祝原生”区域公共品牌,成功列入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

  再唱山歌给党听,富民强县理征程。2014年以来,农牧系统争取各类产业扶持项目52项,总投资4.91亿元,全县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56.02万亩,主要牲畜饲养总量达166.75万头只(匹)。

  “独一份”的白牦牛饲养量达到近7万头,“特别特”的岔口驿马存栏4800多匹,毛肉兼用的高山细毛羊饲养量达130万只,全产业链的金鸡产业日产蛋达到29万枚。

  百花吐艳绿如茵,万顷果蔬红似锦。建成绿色有机高原夏菜生产基地10.2万亩,“错峰头”的食用菌年生产菌棒1500万袋,营养多彩的藜麦种植面积达6.4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01万亩。

  培育致富新产业,松山滩上藜麦翠作伴,金强川里夏采绿浪涌,昔日三季蔬菜靠外运,冬藏萝卜大白菜的天祝山乡实现县有产业体系、乡有特色产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带富效益初步显现。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