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武威  >  武威市

美丽画卷入眼来——武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纪实之二

 2020/06/04/ 18:20 来源:武威日报 记者张尚梅

美丽画卷入眼来

——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纪实之二

  武威日报记者张尚梅

  大红沟的美是独特的。

  盛夏时节驱车前往,沿途美景惊艳了眼睛:山田紧依,麦浪滚滚,飞瀑冽河,幽峡深林,各色野花姹紫嫣红。

  前几年,这里的农民人均收入只有几百元,小伙娶不上媳妇,姑娘远嫁他乡;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几亩薄田,靠天吃饭;守着绿水青山,拿着救济补助。因为贫穷,大红沟成为全县落后的代名词。近年来,天祝县因地制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红沟镇借机按照“洁、齐、绿、美、景、韵”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开发以雪山、草原为主题的生态观光,以露营探险、休闲度假、体育健身、民族文化体验等多元旅游产品。短短几年,大红沟具备了全域旅游要素:雄伟的磨脐山,浩瀚的梯田花海,美丽的排路台;居高临下,远山倩影、林海莽莽、田园诗画尽收眼底,恍若天上掉下个“桃源景”。

  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

  我市聚焦生态宜居,把握好“一张蓝图”与因地制宜的关系,彰显地域特色。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美丽乡村有产业、有故事、有乡愁、有品位、有回忆、有愿景。

  古浪、天祝两县相邻,天祝县大红沟镇发展旅游,成了网红镇,古浪县黄羊川镇不甘示弱。发展旅游先得让村民有个宜居的生活环境。这里海拔高、冬天气温接近零下30摄氏度。推行厕所进院入屋,解决厕所防冻、防臭问题,让群众如厕更加方便是“美丽”行动的第一步。

  以前,菜子口村村民毛万金家的旱厕在后院,与房屋相距十多米。“冬天起夜上厕所,那十多米是全家人最难捱的距离。”他回忆道。2016年,毛万金家的新厕所建成,问题顺利解决。毛万金说,新厕所防冻又防臭。蹲了半辈子旱厕,终于用上了干净卫生的水厕,太方便了。

  红檐白墙的新房顺山湾自然延伸,房前迎春花绽放,屋后柳树成行,村即是景,景即是村。几年前,菜子口还是一个薄弱村,村容村貌脏乱差,露天粪缸、猪栏随处可见。打造美丽宜居家园,从整治环境卫生开始。露天粪缸及猪栏被全部拆除,家家户户门前通上了水泥路,村民从此告别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随着卫生保洁、绿化养护、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等制度实施,这里逐渐蜕变成一个大花园。

  改土厕、改土炕、改土路……我市把握好点上“盆景”与面上“风景”的关系,突出“厕所革命”“垃圾革命”“风貌革命”,组织实施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国土绿化倍增行动等工作。全市累计新改建农户厕所121348座。树立无规划不建设理念,拆除整治废弃宅基地、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农村“四好公路”建设。

  这里是普康田园综合体示范园。沿着一条村道进入示范园,虽然不是赏花的季节,但从层次分明的布局可以想象到,夏季这里是一片五彩斑斓的花的海洋。再往里走,巨型广场、独具西夏文化特色的西夏大营铁锅羊肉坊、生态酒店、烤全羊工厂……普康田园综合体示范园与周边贫困户签订合作社协议,使每户每年增收5万多元,并通过“三变”等多种模式发放精准扶贫红利,聘用固定农民职工,为贫困家庭解决了就业。

  美丽乡村,就是有房住,能吃好;能医病,能养老;有欢乐,风气好;山水美,污染少。

  娴熟的刀功、秘制的调味料,爆炒、煎炸、蒸煮……2019年,民勤县重兴镇红旗谷生态旅游村举办的农家乐厨艺大赛上,12户农家乐的“大厨”为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奉上了一场舌尖上的农家盛宴。

  沙漠摘星、炕上吃鱼、地里摘菜……近几年,红旗谷村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在“土”字上下功夫,充分挖掘本土生活元素,让到访游客充分体验原汁原味的民勤风土人情。

  “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这不,红旗谷现代农业产业园温室大棚内的桃花迎着春分相继怒放,给这个欲暖还寒的季节增添了几分喜气,游客纷至沓来。“在政府补贴帮扶下,我家20多年的老宅子得到装修改造,办起农家乐,没想到开张第一个月就接待游客500多人次,收入3万多元。”“俞家麻辣”经营户俞瑞山没想到这么“土”的生活竟然成了“发财秘籍。”

  炊烟将村落朦胧成山水画,老人坐着小凳安逸地晒着太阳;一些外出打工的青年人重新回到了家乡,打理着自己的客栈。美丽乡村是全面小康社会在农村的凝练概括和形象表达,美在产业、美在经济、美在生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市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开展了农村土地确权“回头看”工作,完善转包、出租、转让等土地流转形式,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以此搭建美丽经济大舞台,将美丽乡村打造成为与田园相共融、与山水相互动,充分利用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客流与商机,把“人气”转变成“财气”,使“环境美”转化成“发展美”,让老百姓的“钱袋子”在自己家门口轻轻松松鼓起来,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获得感。

  风情陇乡、祁连藏乡、大漠沙乡、西路红乡、丝路酒乡、绿洲水乡、花果田乡……不久的将来,每一个村落都是一花一世界,一墙一风景,一角一主题,处处山水诗,村村写意画。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