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武威  >  天祝县

贫困村蝶变的“领头雁”

 2020/03/18/ 18:21 来源:武威日报

  天祝县打柴沟镇安家河村党支部书记王琨,在任职的6年时间里,使这个拥有回、藏、汉等多民族群众聚居的小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族团结的种子在他们心里生根开花,呈现出一片产业优、乡村美、百姓富、人心齐的喜人景象——

贫困村蝶变的“领头雁”

  本报记者张尚梅 张海涛

  脚底沾泥、眼中有光,踏实肯干、百折不挠,心系群众、一心为公。王琨,完全符合老百姓对“好干部”形象的描述。

  在天祝县打柴沟镇这个人口不足20000人的小镇上,王琨用6年的实际工作,使曾经全镇有名的“后进村”——安家河村,一跃“变身”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示范村。

  入户走访座谈,帮助村里争取项目,动员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完善基础设施,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安家河村党支部书记王琨,凭着坚定信念和一腔热情,把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民族团结的热心,全部默默熔铸于安家河村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中。2019年9月,王琨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深谋远虑,全村发展的“引路人”

  产业结构单一、群众收入低、村容村貌差……2013年,面对安家河村现状,王琨立下誓言,一定要带领大家改变村里的落后面貌。

  新官上任三把火,王琨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思考村里致贫的原因。传统思维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让全村加快发展,就要闯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子。第二件事,他带领村组干部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广泛了解村情民意。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他对每一个村民小组的整体情况和贫困户的家庭成员、致贫原因、经济收入等情况做到如数家珍。第三件事,与镇村组干部一起座谈,制定安家河村今后的发展规划和村里贫困户的脱贫计划,提出“强化组织抓班子、精准脱贫找路子、夯实基础打底子、发展产业抓票子、建立合作社领路子、争创文明村迈步子”的发展思路,制定了《安家河村2018—2020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大力推进日光温室和高原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发展。

  多年来,王琨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时常东奔西跑,日晒雨淋,变得越来越“土”,而安家河村却变得越来越美。53岁的老党员赵子德竖起大拇指说:“王书记肯吃苦、有担当,我们信任他!”

  勤政为民,村民致富的“带头人”

  “老百姓认死理也讲理,只要他心里认可你,工作就好做了。”酸甜苦辣都在心里,王琨大半时间不是进户谈心就是田间指导,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是工作常态。“只要让全村群众如期脱贫,过上好日子,苦点累点不怕。”抹一把汗,他从这个棚又走进那个棚。

  在王琨的带领下,安家河村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扎实开展“绣花”式扶贫,集中精力脱贫攻坚。尤其是在富民产业培育方面,全村贫困群众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高原绿色有机蔬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如今的安家河村,一栋栋崭新的砖瓦房代替了过去的土坯房,许多家庭都买了私家车。“通过王书记的引导,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发展特色蔬菜种植。去年我收入了3.6万元,这比以往种小麦、青稞的效益好多了。”村民高汉莲对王琨由衷地敬佩。

  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通过探索这种发展模式,安家河村坚持扩大规模和提质增效并重,成立康丰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带动176户各族群众入社抱团发展。

  前几年,村民田玉贵农忙在家种地、农闲外出打工,辛辛苦苦一整年收入不到1万元,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近两年,他在康丰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发展蔬菜产业,年收入达6万元。“跟着合作社干,不愁吃喝穿。” 田玉贵逢人便说。

  像高汉莲、田玉贵这样脱贫增收的故事,在安家河村已屡见不鲜。截至去年,该村累计脱贫131户、504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64.75%下降至0.64%,这让安家河村的群众看到了曙光,更坚定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

  敢于担当,邻里和睦的“暖心人”

  “工作认真,肯吃苦,办事公道……”这是全村群众对王琨的评价。王琨说:“百姓的事再小也是最大的事。”

  去年6月,回族群众田玉太的住房因年久失修,一遇雨雪天气房屋漏水,外加本人家境贫困无力重建。王琨得知消息后,立马筹措资金,寻找工程队,为田玉太免费修建了78平方米的安全住房4间,切实为田玉太一家人排忧解难。村里有4户贫困户因生活困难无法缴纳医疗保险费,王琨主动为他们垫付了医疗保险费。

  农村工作最难做的是“断官司”。2017年3月,王琨会同村组干部对村内的矛盾纠纷进行了排查,发现一村民因修路问题,引发邻里不满。经过多次调查了解、认真分析矛盾源头,并耐心疏导,他最终取得了村民的信任,顺利化解了矛盾纠纷,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人气顺则人心齐,人心齐则事业旺。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王琨十分注重民族团结,自觉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引导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全村群众同心协力发家致富。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行“厚养薄葬”,抵制高价彩礼,带头推行室内卫生“五净一规范”、整治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植树造林绿化家园,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内各族群众互帮互助、平等相待、和睦共处的氛围日益浓厚。

  “民族团结是村里的一件大事,做好这件事,需要把功夫下在经常,把力量用在长远,从细处抓,从实处抓,这样才能夯实我们村发展进步的基石。”王琨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