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武威  >  天祝县

记武威市脱贫攻坚带头人天祝臣祥菌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宝成

 2019/08/22/ 18:06 来源:武威日报 记者张尚梅 张秀芳

筑梦高原富百姓

——记全市脱贫攻坚带头人天祝臣祥菌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宝成

  本报记者张尚梅 张秀芳

  记者眼前这位男子,既不像村干部,也不像企业家,一身运动装,鞋底沾满泥。

  初见曾宝成,是在三年前。他站在天祝县松山镇那片荒滩上,看着挖掘机、压路机轰鸣穿梭,像一个“指点江山”的将军,那时,他宏伟的食用菌“王国”还在酝酿和计划中。

  插过队,当过兵,打过仗,当过工人,做过领导。筑梦高原发展食用菌并取得成功,曾宝成不是凭借聪明才智,也不是凭借良好的人际网络,更多的是他骨子里那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一份带动贫困百姓致富的决心和责任。

  曾宝成的创业路,始于几年前的天祝之行。

  已经61岁的曾宝成,本可以在福建老家安度晚年。2014年春天的一次天祝行,改变了曾宝成的人生轨迹。他发现自己多年倾心的食用菌行业,有一个更适合发展的土壤。他曾走访过松山滩一户人家,老人有病下不了炕,儿子照顾父亲出不了门,用家徒四壁形容这家人的生活状态绝不为过。默默地在炕沿下压了几百元钱,曾宝成想为这穷乡僻壤做点什么。

  2017年7月,草原碧波万顷,山野花田似海,在天祝最美的季节,曾宝成来到这里。

  说干就干。2017年8月,曾宝成注册成立臣祥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回老家请福建农林大学专家和古田县食用菌种植厂的技术人员来移民区考察,对移民区气候、地理环境进行深入的了解,经过反复论证研究,决定投资兴建臣祥菌业食用菌产业化循环经济示范园,发展食用菌产业,带动移民群众脱贫致富。

  流转土地、审批手续、调研市场……10个月,他没有白天和夜晚的意识,没有周末和节假日的概念,园区当年开工建设、当年投产运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去年中秋,在村民们杀瓜献果,一家人热热闹闹围坐一起的时候,曾宝成独自坐在空旷的厂区,皎洁的月亮洒下清辉,他泡上一杯清茶,打开家乡月饼慢慢细嚼……

  “十年前,我就已经步入食用菌行业。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在天祝县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曾宝成说,在福建古田县,他就在食用菌厂工作。在得知天祝县要在南阳山移民区发展食用菌产业后,他决定带领贫困群众一同发展。

  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离不开致富“领头雁”。企业风生水起,曾宝成想得最多的是怎样让百姓脱贫致富。

  可是,思想不破冰,行动行不通。曾宝成一家一户做工作:“你看你这小伙子,都三十出头了,没钱没房,谁家姑娘愿意跟着你受罪?”“你这媳妇,孩子这么小,天天吃面糊糊营养能跟上吗?怎么不想着打工贴补点生活。”“扎西,你阿爸又住院了?有钱交住院费不?不能出门打工,就没想着家门口创业?你跟着我种香菇,赔了算我的。”一句句暖心的话,一句句鼓励的话,大家听进去了,纷纷来打听收入。

  “你要是在打包车间干活,每3人1组套袋,每组可完成6000袋,每袋可收入0.08元,这样下来每人每天可收入160多元。”曾宝成耐心地给大伙算账:“要是种棚,收入就更好。1座大棚种一季香菇5个月时间,扣除成本可收入3万元左右。” “对于有意愿、有能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农户,我们通过提供菌棒、技术培训等方式来帮助他们发展菌业。对于能够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家庭,我们就从菌种选择、技术支持、市场销路等方面来进行帮扶,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目标。”曾宝成说。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产业。臣祥菌业想出妙招:与松山镇协调沟通,借助农村“三变”改革,通过资金入股方式,先期吸收鞍子山村、达隆村、松山村等5个村500万元的村集体发展资金入股企业,向贫困村保底分红。

  记忆中的食用菌都是家庭式养殖工艺,而规模化、工业化食用菌生产却很鲜见。走进臣祥菌业食用菌产业化循环经济示范园,才真正见识了“高大上”的食用菌生产场面。

  刚进园区,一股菌菇的清香便扑鼻而来。走进发菌室,一排排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菌袋。工人们告诉记者,大约需要4个月左右的时间,菌袋就会长满菌丝,再把菌袋摆放到温棚里,经过防寒、浇水等一系列工序,菌袋就可以长出食用菌了。在菌包生产线上,灌装线、灭菌仓、接菌室……自动化与半自动化的生产工艺全面应用,再也看不到昔日手推肩扛的场面。

  “示范园占地面积约700亩,在天祝南阳山移民区5、6、7号移民点,主要建设2000平方米的食用菌养菌车间10栋,日光温室140座,循环利用有机肥加工厂、食用菌深加工厂各1处,配备相应设施设备等。”曾宝成介绍,项目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建成并投产,建成菌袋生产线1条,建成菌袋主生产车间、保鲜库、养菌车间、培训中心等,菌袋日生产能力达到90万袋,现正在为南阳山7号安置点8个移民乡镇290户移民搬迁户生产所需食用菌菌棒,共计100多万袋。二期工程预计9月初建成。产业园建成投产后,能够带动移民区1000多户农牧民栽培食用菌1000多万袋,年可生产鲜菇1万多吨,食用菌产值达到1.1亿元,每座棚平均净收益4.5万元左右。

  记者看到,温棚里色泽艳丽、朵大细嫩的赤松茸已经出菇。曾宝成说,这是公司与西南农大和兰州农科院联合试种的反季节珍稀食用菌。天祝县发展食用菌产业得天独厚,种出的赤松茸肉质细嫩,盖滑柄脆,清香可口,现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臣祥菌业食用菌产业化循环经济示范园经过两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食用菌之乡天祝县的一张靓丽名片。天祝臣祥菌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集食用菌菌种研发与生产、菌袋制作、技术培训、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公司主营香菇、滑子菇、赤松茸等食用菌产品,年可生产鲜菇1万多吨,食用菌产值达到1.1亿元以上。

  2019年6月,从北京传来喜讯:在“中国高原食用菌之乡”专家评审会上,天祝县被授予“中国高原食用菌之乡”美誉。曾宝成作为企业代表接过了荣誉牌匾。

  总结其成功的经验,曾宝成说了四点:发挥了典型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加大了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创建产业特色优势品牌,实现了食用菌废弃物循环利用。

  公司积极探索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企业负责“两头”,承担基料加工、菌袋生产、接种、发菌和鲜菇收购、加工、运销,贫困户承担“中间”,新建菇棚或利用闲置温室、暖棚等作为扶贫车间进行出菇管理和采菇交售。公司提供成熟的成品菌棒,雇佣农牧民参与出菇和采收,并全程提供技术服务,公司统一采收销售、菌棒回收,不仅降低了传统农户种植风险,而且为企业节省了用地、厂房等大额成本投入,切实把食用菌产业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扶贫效益十分显著。

  “食用菌种植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小,技术操作容易、劳动强度不高、辐射带动性强。”松山镇负责人说,在臣祥菌业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成功摘掉贫困“帽子”,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致富的梦想。

  从安远镇搬迁到南阳山5号点的唐宏军,就是发展香菇产业的受益者。他种植了3棚香菇,去年棚均收入4万元。他说,在家门口有了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的大好事。

  小香菇带动大产业。如今,香菇产业已经成为该县的一项扶贫主导产业。天祝县计划到2020年,全县力争再引进培育食用菌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以上,培育发展食用菌专业合作社6家以上,带动农户5000户以上,食用菌产值达到3.8亿元,积极发展食用菌精深加工,全力打造“中国高原食用菌之乡”。臣祥菌业计划增长产业链条助农增收,巧借“中国高原食用菌之乡”东风,把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曾宝成还做出了更大胆的计划:生产滑子菇300万袋,订单滑子菇罐头2000吨出口俄罗斯;香菇200万袋,在三县一区布点进行销售。拓展京东电商等销售渠道,对接大型超市,促成天祝食用菌产品在厦门等地上架销售。

  风声、雨声,风调雨顺;笑声、歌声,笑语欢歌。这是来自臣祥菌业经济示范园一片和谐的景象。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