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武威  >  武威市

电商为扶贫插上双飞翼

 2019/04/28/ 16:32 来源:武威日报

电商为扶贫插上双飞翼

  本报记者王雁

  西红柿、人参果、枸杞、白牦牛肉、蜜瓜……在我市各县区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琳琅满目的土特产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近年来,我市紧抓“互联网+”政策机遇,以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区、电商扶贫等工作为契机,以促进农产品销售为重点,通过政策扶持、示范带动,引领电子商务产业快速发展。电商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电商主体日渐壮大,线上交易快速增长,有力促进了群众脱贫增收。

  畅通农民增收渠道

  收购西红柿、人参果、蜜瓜、枸杞、小麦……提供包装、物流、销售、代发一条龙的供应链服务,帮助贫困户代购农资、农具,提供网络转账、法律咨询等服务……天祝县抓喜秀龙镇红疙瘩村电商扶贫服务站点负责人李冰一年四季都忙碌着。

  “在2015年之前,我还被认为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李冰说,自己最初做电商的时候,村里的人不理解,也没有人愿意相信。

  自2015年以来,我市开始电子商务三级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市已在凉州、民勤、古浪、天祝建成了集网站运营、技术培训、电商孵化、网货展示、协会办公于一体的4个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并陆续在各乡镇、村组建成了75个乡镇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站和538个村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点。2016年初,随着发展的势头,李冰也成为抓喜秀龙镇红疙瘩村电商扶贫服务站点的负责人。

  为了给电商扶贫提供有力支撑,自2015年起,我市大力开展电商扶贫人才培训工作,共培训各类电商人才1万多人次,为电商扶贫提供了有力支撑。巴玉柱是古浪县农特产品电商协会的会长,她凭着多年从事电商的经验,从2017年开始陆续给有需要的当地群众提供电商培训,教会员如何分拣、打包、仓储、分销、配送和售后服务,如何抓住顾客心理。“只要社员(农民专业合作社)安心种地,会员好好销售,我们的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巴玉柱说。

  带动农民增加收入

  今年29岁的李吉龙自幼身患残疾,2014年之前在江苏打工,“我发现那边的电子商务发展的很好,也想回家试着自己做”。2014年李吉龙回家准备从事电子商务,可是没有经验的他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四处打听后,在天祝县找到了已从事电子商务工作4年的陈俊璋,几番沟通下,对方答应让李吉龙跟着自己一起干。“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后,因为对电子商务的不了解,家人一致反对。”李吉龙回忆道,“去年年底我注册成立了古浪县丰农电子商务工作室,并在今年3月入驻古浪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在淘宝等网络销售平台开起了自己的网店。最近正是西红柿的销售旺季,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已接260余单,平均每天能接20余单,产品销往北京、天津、江苏、江西等地,客户的反响都不错,回头客不少。”

  今年4月初,李吉龙拄着双拐,走进供货商王有仁承包的日光温室查看西红柿的长势,看着鲜红圆润的西红柿对王有仁说:“这茬西红柿长势不错,口感很好,标准化生产,保持良好质量,我会以高出市场价3角钱左右的价格定期收购,帮你们把西红柿销往全国各地。”王有仁听后喜上眉梢。古浪县西靖镇爱民新村的王有仁今年承包了5座日光温室,借助沙地、气候等地域特点种起了西红柿。王有仁说:“起初我还在担心从哪里找销路,常常等着菜贩子来收,李吉龙来找我谈合作后,再也不愁西红柿会烂在地里卖不出去了。”90后小伙子陈多昌,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和亲友合伙成立了古浪县雁归农牧专业合作社,并通过网络平台推广古浪优质农特产品。说起网络销售,陈多昌便对记者侃侃而谈:“我们合作社有68户,其中贫困户有52户。2016年,我们以传统种植方式在沙地种植的红秃头小麦仅300亩,到今年已经种了2800余亩,这主要是通过网络销售的模式,使我们的产品广销于全国各地。我们合作社还为种植户提供必要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指导,以实现红秃头小麦的有机种植。当前,我们以高出市场价4毛钱的价格向种植户收购小麦,使种植户每年增收3000余元。”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古浪县雁归农牧专业合作社一气呵成,帮助当地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农特产品网销全国

  2012年,古浪县大靖镇的曹文花在当地开了一家鞋店,同时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在淘宝上申请了一个账号,开始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到了2014年,曹文花发现很多人开始网购食品,而当地的蜂蜜口感好,于是她把蜂蜜也摆在了自己的网店里。逐渐曹文花发现,蜂蜜是个慢销品,仅靠卖蜂蜜是很难赚到钱的,于是2015年注册了朗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开始卖当地的各类农特产品,仅2018年,公司的营业额就已达到了150万元。“干了这么多年的电子商务我发现,在网上真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想要经营网店就要扩宽思路,诚信经营。最近,我正在和凉州区部分种植基地对接,准备把凉州区的各类农特产品网销全国。”曹文花头头是道地讲起自己的经验之谈,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