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武威  >  武威市

武威文庙桂籍殿牌匾

 2019/04/22/ 15:41 来源:兰州日报 徐芳凝

武威文庙桂籍殿牌匾

桂籍殿牌匾

  优秀的历史文化,往往有着穿透岁月的力量,坚韧,恒久,千年百年,破时光而来。

  破时光而来的文化精髓,其载体不论是纸张,或是石头,是竹简,抑或是牌匾,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一路劈荆斩棘,逢险化夷,保存完好留存至今,就是幸运,就是当世人的福泽。

  就如凉州那匹举世闻名的天马,在千年时空中,被幸运地遗留了下来。千年尘封,一经亮相,便被奉为稀世珍宝,被尊为中国旅游标志——这是天马的命运,也是身为凉州人的殊荣。

  可见,文物有文物的命运,如同人与人各自的命运。

  悬挂于武威文庙文昌宫桂籍殿廊檐下的几十块牌匾,即是如此。从康熙五十七年的“万世文宗”,至民国二十八年的“文教开宗”,跨越了二百年不同历史时期的四十四块牌匾,以抵御时空侵蚀的强悍力量,在桂籍殿廊檐的梁檩间,如星辰璀璨,一块一块,纵横悬挂,似光阴中绽放的文化精品之花,似二百年间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代言。

  四十四牌匾,制作优良,精雕细镂,书法精湛,彩绘艳丽,成为武威历史名城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历史上的诸多文物,有些能熬过千年的时空岁月,却未能熬过天灾和人为破坏。桂籍殿廊檐下的牌匾,能幸运地躲避日月流转中的风霜刀剑,且毫发未伤保存至今,实属事出有因:民国末年,国民党设武威县参议会,文昌宫桂籍殿被用作参议会办公室,由于屋架高大,天凉时,殿内阴冷难耐,大家便给高大的廊檐打了低矮的顶棚,并在常规五间宽的廊檐下砌起了隔墙,修起了墙壁,安上门窗,将其改造成低矮保暖的参议会办公室。

  谁都未曾料想,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基于实用性的改造举措,无意中拯救了桂籍殿廊檐下的所有牌匾,使其避免了被摧毁的命运,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正因如此,我们后世的人,才有幸见识桂籍殿廊檐下,书文俱佳,集书法、雕刻、彩绘及装饰美学于一体的众多牌匾。

  凉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桂籍殿廊檐下的四十四块牌匾中,“书城不夜”,于清嘉庆戊辰年悬、由乡国学弟子敬献、无名氏题写。端端四字,行云流水,俊朗飘逸,将古时凉州秉烛夜读的浓郁学风,展现无遗。透过文采精练的四字书法,穿越遥遥时空,我们仿佛看到,古凉州灯火彻夜,书声琅琅,无数莘莘学子,在书院皓首群经,埋头苦读,因而,古凉州才享有“文风甲于秦陇”之美誉。

  “书城不夜”“辉增西垣”,和清同治年间赵国玺题写的“牖启人文”等匾,皆共同反映了古凉州学子勤奋好学的动人场景。如今,让后人遥想,亦不禁神往。

  如出一辙的是,三百年之后的今天,凉州城新华书店门前,“书城不夜”的巨石雕刻,巍然耸立。古今相映,时空不隔,书香继世,文脉相传。

  四十四块牌匾中,除以上所述之外:“化峻天枢”,题于康熙五十八年;“德盛化神”匾,题于雍正九年;“司文章命”匾,特简文林郎知武威县事王守曾题于乾隆四年;“掌仙桂籍”匾,郑松龄题于乾隆四年;“阳春一曲”,于雍正元年题写;“文明长昼”,曾国瑛于乾隆十一年题写;“聚精扬纪”,于嘉庆十一年,甘肃按察使司按察使、前分守甘凉兵备道刘大懿题写;“云汉天章”,张美如题写于道光年间;“天下文明”,牛鉴题写于道光十九年;“文以载道”,王步瀛题写于宣统建元己酉秋;“文明以正”,民国六年题写……“斯文主宰”,为文昌宫山门横批;“月滕殿辉”,为桂籍殿门前牌楼横批。其中“书城不夜”和“聚精扬纪”两块牌匾,被收录进中华名匾。

  牌匾书写的内容,纵观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集中赞誉古凉州笃实好学的文风浓郁,教化导民;另一类则是向掌管点化状元的文昌帝君进行“匾表”,极尽呈送赞美,表达莘莘学子的美好期望。

  牌匾从落款题名可看出,书法题写者,既有当时赫赫有名的饱学鸿儒,达官显贵,也有地方名流,乡国学信士弟子。题写者不论官职高下,尊卑不同,都以牌匾的方式,定格成永恒,留名史册。

  尤其极为有趣的是,众多牌匾中,夹杂着四块不起眼的匾,类似店铺中的记账牌。所书内容有修庙宇耗费的工料钱,地方人士的捐钱数额,以及购置庙产田地的契约。更可爱可亲的是,连文昌宫有黄门帘一块,大铜茶壶一个,铜鼻烟壶一个也都记录在上。

  题词挂匾,一般涉及的都是高山仰止之道德,或是歌功颂德之卓绩,如璀璨之星悬挂在庙宇之堂的牌匾,没想到笔触如此低矮,竟然记录了日常的门帘、大铜茶壶、烟壶等琐碎,让人想及就不禁莞尔。如今想来,当时不论是处于何种目的记之,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正是通过如此低姿态的记录,我们才由此窥视,几百年前,清朝的生动烟火,以及日常生活中,黄门帘被进出的人挑揭,大茶壶在泥炉子上热气腾袅。

  不论是门帘,还是烟壶;不论是歌功,还是颂德。这些曾经实实在在存在,零星的珍贵历史,以牌匾的形式,以木板为载体,成为历史文化的具象存在,也将精湛的书法艺术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定格在方寸之间,流芳百世。

  时空漫长,除了武威文庙桂籍殿,以及大云寺钟鼓楼高悬的八块牌匾外,还有一些珍贵的牌匾,在几百年的光阴侵蚀中,或已腐烂,或被当成劈柴,或被打成门板,早已不知所终。比如,清代两江总督武威人牛鉴,曾在府弟悬有“夫子博学”匾,据说此匾为咸丰皇帝的御笔,也是武威有史以来唯一的封建皇帝的亲笔题字;还有牛鉴为陕西会馆题写的“日在天上”匾;武威原北城门楼“大好河山”匾……这些牌匾,因诸多原因,消失在历史的漫漫风云中,如今已无从寻觅。

  所以,像桂籍殿廊檐下保存如此完好、数量众多的牌匾,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少之又少的,堪称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这诸多牌匾,文辞经典,书法精湛,不仅仅是后世研究古凉州官制、书法艺术以及民俗风情难得的实物资料,也是古凉州“书城不夜”“崇儒重道”的有力佐证,更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珍贵瑰宝。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