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武威  >  凉州区

倾心助残同发展

 2019/02/18/ 21:55 来源:武威日报

  本报记者杨鹏元

  见习记者董丽俊

  就业是民生之本,尤其对残疾人而言,有一份稳定的职业,就意味着生活多了一份保障、未来多了一份希望。

  今年55岁的张平福,是凉州区四坝镇三岔村村民,虽然右下肢残疾,但他身残志不残,一直努力为生活奔波着。

  “因为身体残疾,外出打工不现实,只能去附近的工地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维持生活。前年,在残疾人就业孵化基地的帮助下,我建起了一座温棚,主要种植小乳瓜和西红柿,去年种植的西红柿收入了3万元。自从种上温棚,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好,我是打心眼里高兴。”张平福在自家的温棚里喜笑颜开。

  2017年,位于四坝镇的凉州区祥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日光温室种植基地,被凉州区确定为残疾人就业孵化基地,基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秉承“帮、包、带、扶”的理念,立足实际、济贫助残,积极探索“合作社+基地+残疾人”模式,通过“集中安置、季节性分散雇佣、孵化示范就业、辐射带动”等方式,认真落实扶持项目,带动残疾人脱贫致富。

  “我们采取因人施策,积极开发就业岗位,根据用工需求和残疾人残疾程度,安置残疾人到卫生清洁、蔬菜釆摘、枝蔓打叉、物品分拣包装等作业强度弱、体力劳动轻的岗位工作。同时开展定向培训,邀请农技人员,采取一对一技术培训,确保残疾学员‘学得会、用得上、能就业’。在他们熟练掌握日光温室特色瓜菜种植基本技术后,把他们集中安置到日光温室基地进行工作。这样一来,既让他们掌握了一项技能,同时又实现了就业孵化基地‘授人以渔’的出发点。”凉州区祥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齐瑞和向记者介绍。

  2018年,凉州区祥瑞残疾人就业孵化基地安置残疾人就业18人,成功孵化残疾人就业脱贫36人,孵化就业的残疾人家庭年收入达15000元以上,实现了“掌握一项技能,就业一人”的目的,极大地加快了贫困残疾人家庭的脱贫步伐。在基地的辐射带动下,52户残疾人家庭走上了发展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增收致富的路子。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